精讲班+直播+面授
(18人评价)
2019企业委培特训班

2019企业委培特训班

价格 ¥ 7980.00
承诺服务
该课程属于 2020一级基础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25m2   管一个护理单元    所以一个   避难间服务2个护理单元,则这个避难间至少 应该有  50m2.

护理单元的 净面积  为25m2 。其他都为错。

避难间为  甲级防火门 和  乙级防火窗。

老年人照料设施  避难间的  净面积最少  12m2.

或三层及三层以上  总建筑面积>3000m2 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在二层及以上每层都要设置 避难间。(在相邻楼梯间的位置).  

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  设置  在   四层及以上时 每间用房的  建筑面积≤200m2

且  使用人数≤20

  住宅疏散门的净宽才是0.9 m

  人员密集场所 的  疏散门的 净宽  应该为  1.4m

 

[展开全文]

   其他  汽车库和修车库 都用  封闭楼梯间

 >32m的 和  高差>10m的 地下汽车库和修车库  采用   防烟楼梯间。

  避难层之间的高差不宜大于50m。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需要设置  避难层 或 避难间

       管道区采用耐火极限3.0h 的  防火隔墙  分隔

       管道井和设备间 采用 耐火极限  2.oh 的  防火隔墙  分隔。

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  不应直接开向 避难间的方向。 确需开向时,偶遇避难层出入口≥5m、且应该采用   甲级防火门    和    乙级防火窗。

 

 

  

[展开全文]

安全玻璃门  不是乙级防火门,最好不要选。

  各层的门不能都向楼梯间方向开启, 若在首层则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方向是向外。

 高层宾馆  

本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所以疏散距离本来30m 就应该增加   25 %,也就是30*1.25,也就是37.5m, 

地上与地下部分应该用  2.0h 的防火隔墙完全分隔。

>33m的住宅 应该用   防烟楼梯间。

商业服务网点  每个分割单元内的任意一点至最近直通室外的出口的直线距离应按表中  单、多层其他建筑 位于   袋形走道的两侧或近端  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22m来确定。

剪刀楼梯间:  高层公共建筑   的疏散楼梯  分别设置确有困难时, 且从任一疏散门到  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  ≤10m时 ,可以采用剪刀楼梯间。 但剪刀楼梯间因为  防烟楼梯间。   梯段之间应采用1.0h的防火隔墙完全分隔。  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间隔5m 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

高层公共建筑采用   剪刀楼梯间  是当做两个安全出口的情况

当  仓库面积  ≤300 m2 

 

[展开全文]

建筑 地上部分 和 地下半地下部分

  不能共用楼梯间,

确需共用时 应采用 耐火极限不低于 2小时的防火隔墙  和   乙级门  

将  地下半地下  与  地上部分 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标志。

 

 

燃油  或  燃气锅炉房。 变压器室 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

 变压器室只能放置在地下一层 

[展开全文]

     公共建筑  与 保温材料  无空腔

    建筑高度>50m  用  A级  装修材料

   建筑高度   大于24m且≤50m    B1级

   建筑高度  <24m   用   B2  装修材料

                     与保温材料  有空腔

  建筑高度 >24m  用   A级  装修材料

   建筑高度 ≤24m  用   B1级  装修材料

   人员密集场所  必须用   A级装修材料

    

 

  住宅建筑  与   保温材料

   建筑高度   >100m   用   A级  装修材料'

    建筑高度 大于27m且≤100m   用   B1级

    建筑高度  <27m   用    B2级   

[展开全文]

      高层厂房   和  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采用 封闭楼梯间  或  室外楼梯间。  

       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该使用  防烟楼梯间  或室外楼梯间。  

 

      高层丙类厂房 疏散距离 应为 40m

       多层丙类厂房 疏散距离 应为60m

    (前提都为一 、二级)

 

 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应采用  防烟楼梯间。(带有防烟前室更安全).

 大于32m 的 老年人照料设施,宜在32m以上的部分增设能 连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   连廊,且各层连廊能直接与  疏散楼梯   、安全出口相连通。

    商业服务网点 应在 300㎡以内,若大于200㎡则应设置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且两个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应≥ 5

[展开全文]

    厂房走道至少要是1.4m

    楼梯梯段至少是 1.1m

  地下部分可以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

[展开全文]

溢流管的喇叭口直径是溢流管直径的1.5-2.5倍

[展开全文]

地下仓库 一个安全出口  面积要求为  ≤100㎡

地上仓库 一个安全出口   面积要求为 ≤

[展开全文]

医院、图书馆超过1万册的藏书建筑高度要超过24米才能算高层哦。

24米以上任意一层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展、电信、邮政、财贸金融算高层,那任一层的高度至少3米,建筑总高度得27

[展开全文]

二、安全出口和疏散设施

1、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两个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换乘车站共用一个站厅公共区时,站厅安全出口应按每条线不少于2个。

[展开全文]

一、被动防火措施与主动防火措施的分类

二、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1、气体火灾评定指标:爆炸极限和自燃点。

2、液体火灾评定指标:闪点。

3、固体火灾评定指标:熔点和燃点。

三、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和储存物质分类:

甲类:1、闪点小于28度的液体;                    如: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焦化厂吡啶工段,甲醇、乙醇、丙酮、丁酮,异丙醇、醋酸乙酯、苯、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二硫化碳的蒸馏、精馏,西药提炼,农药乐果厂房,敌敌畏合成厂房,酒精度为38度以上的勾兑、灌装车间酒泵房,白兰地蒸馏、勾兑、灌装车间、酒泵房。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如:乙炔站,氢气站,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液化石油气罐瓶间。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如:硝化棉厂房,赛璐珞厂房,黄磷制备厂房等。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五氧化三磷厂房。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黄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晚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如氯酸钠,氯酸钾,过氧华钠,过氧华钾厂房,次氯酸钙厂房等。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的物质。如:赤磷,五硫华二磷厂房等。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如洗涤剂厨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

乙类:1、闪点大于或等于28度且小于60度的液体。松节油或松香蒸馏厂房,樟脑油提取部位。

           2、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气体。如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

                    

[展开全文]

一、爆炸

1、物理爆炸(蒸汽锅炉、压力容器)

2、核爆炸

3、化学爆炸(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爆炸、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的条件:

  • 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 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且浓度处于一定范围
  • 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二、爆炸极限

定义: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               度范围

 

三、易燃气体:

定义:温度在20度,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气体:

  • 爆炸下限小于等于13%(体积);
  • 爆炸极限(燃烧范围)>=12%

 甲类【0,10%),如乙炔,氢                                      气,  甲烷

乙类[10%,-      如氨气,一氧华碳

 

[展开全文]

一、燃烧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引火源

二、持续燃烧的条件:

除以上三个条件外,还需要有链式反应自由基。

三、燃烧的三个充分条件:

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三者相互作用

四、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1、着火

2、爆炸

五、按燃烧特形态分类

1、气体燃烧:

       1、扩散燃烧(煤气燃烧)

        2、预混燃烧(爆炸)

2、液体燃烧:

       1、闪燃(一闪即灭的燃烧)

        2、沸溢(含水重质油品产生热波,热波向深层运动产生小气泡。如:原油、重油、沥青)

         3喷溅(沸溢过程中热波达到水垫层时,水气大量蒸发将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形成喷溅)

3、固体燃烧:

        1、蒸发燃烧

         2、表面燃烧,又叫异相燃烧,属于无烟燃烧的一种。

        3、分解燃烧

        4、熏烟燃烧(又叫阴燃)

六、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可燃性液体火灾危险性类别:

甲类(闪点小于28度,如汽油)

乙类(闪点》=28度,小于60度,如煤油)

丙类(闪点不低于60度,如闪点不小于60度的柴油)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萃学教育特约专家,硕士,注册消防工程师
教研老师
教研组长
教研

课程特色

视频(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