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本质是燃烧
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
有焰燃烧的条件:链式反应自由基
初期火灾探测机理:火焰、发光和(或)烟气
灭火机理:本质上破坏燃烧的条件
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大部分燃烧发生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
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熟练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按照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燃烧分为着火和爆炸,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
按照燃烧物形态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固体燃烧)
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可燃性气体和蒸汽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特点是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典型的是煤气燃烧
预混燃烧: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主要特点为: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典型燃烧为爆炸
液体燃烧分为闪燃、沸溢、喷溅
闪燃:是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或者可燃性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可燃液体政法速度慢,一闪就灭,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闪点: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沸溢:重质油品产生热波,向上运动,气化形成气泡,随着油向外溢出
沸溢形成的必备三个条件:1、原有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比重相差较大);2、原有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汽;3、原油粘度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例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
喷溅:沸溢继续发展后碰到水垫层,大量水汽向外喷射
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
表面燃烧又称为异相燃烧
闪点小于28度为甲类(汽油);闪点在28到60度之间是乙类(煤油);大于60度的为丙类(闪点不小于60度的柴油),按照经济原则临界点直接划分为下一类
闪点是评价易燃液体火灾危害的重要指标,燃点是评价固体火灾危害的重要指标,自然点是评价气体火灾危害的重要指标,燃点一般大出闪点1度到5度